2009年3月12日星期四

網上祈福 - 善用科技去解決傳統節日人潮問題

今年的農曆新年,不幸地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相信前往黄大仙祠祈福的人數一定會大幅度激爭,有見及此,黃大仙祠管理機構嗇色園亦由今年起安排各位善信可以在互聯網上祈福,上頭炷香等的安排。根據以往紀錄,每年農曆年除夕夜都吸引近 10 萬善信爭上頭炷香,由本月 22日起推出免費網上祈福服 務,市民只要登入指定網頁( http://www.siksikyuen.org.hk )便可為善信解決問題。

互聯網的普及應用是不爭的事實,由去協助競選美國總統奧巴馬到今天介紹給大家認知的「網上祈福」,應用程度可謂非常廣泛。這個「網上祈福」的流程如下:善信只要到網站輸入姓名、電郵、出生日期、性別,以及祈福內 容後,有關資料便會傳送至黃大仙祠的數據處理庫內;祠方職員會定期將祈福人士名字及祈福內容由處理庫列印出來,由道長代為祈福;但祈福內容若涉及人身攻擊或與政治有關,祠方將不予處理 。這種電子服務既可疏導人流之餘,亦可以為海外善信大開方便之門。

善信亦可以利用網頁去觀看黃大仙祠內盛況直播情況,相信更方便善信的網上服務陸續有來,如網上求籤服務等。由於善信需要提供個人資料如電郵、出生日期等,所以筆者在此提醒有關機構一定要確保印有關善信祈願資料在完成祈福後一定要徹底摧毀,以免個人資料洩漏。

相信這種電子服務如果普及,定必令到其他廟宇如車公廟等效發,其實在國內早在數年前已經有使用互聯網去為一些孝子賢孫代為清潔先人墓地,據聞效果亦不俗,特別對於身處海外的親友來說實在可以提供很大的方便,這些服務機構會派專人代客戶掃墓,亦會將整個個程拍攝下來,或使用網絡攝錄機作現場直播。

以上提供的服務亦當然帶來很多爭議性,到底是文明祭祖,善用科技去減少或解决傳統的人流問題還是偷懶?筆者認為透過網絡拜祭先人不能說是偷懶,只是每個人選擇的形式不一樣,那些身居海外親友在清明時節不能回鄉拜祭,又想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在網上開通追憶網頁紀念先人,也未嘗不是表達孝心的好方式。至於在網絡上祈福,上頭炷香等的安排,亦時同出一徹。

這些種種的新興網絡服務更加証明互聯網的功用是無處不在,只要有需要、有市場及解決方案便可。

筆者在此祝願大家「牛年進步、網絡暢通」。

(刊登於資本一週) - 2009年1月30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