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1日星期三

特區政府資訊科技的大腦:數碼21

過去十年,香港在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越來越重要,影響我們每天的生活,如每日使用的八達通及擁有全球最高滲透率的手提電話網絡等,種種成功應用的系統背後都需要一套策略,而影響政府資訊科技的政策,就是這個「“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
隨著資訊社會的出現,完善的資訊基建就如同實體基建一樣重要,對於支援及促進經濟的發展非常重要。特區政府為了提高了競爭力和效率,在1998年發表“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作為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發展的藍圖,藉著資訊及通訊科技的進步帶來無限機遇,可助長商務和生產走向高增值,以及改善市民的生活質素;同時也在多方面帶來新挑戰,例如資訊保安、數碼環境中的知識產權及私穩保護、以及媒體匯流趨勢下的適當規管模式。
最新公佈“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策略包括以下五個重點範疇:
- 推動數碼經濟
- 推廣先進科技及鼓勵創新
- 發展香港為科技合作及貿易的樞紐
- 促進新一代公共服務;以及
- 建立數碼共融的知識型社會
推動數碼經濟
政府投放了54億元作為資訊科技開支,以外判政策除應用於政府的新資訊科技項目和應用系統的維修保養,以及系統的管理和運作,政府亦會檢討現有電子服務的推行經驗,為深化電子政府計劃制訂工作綱領,加強與市民和工商界的連繫,鼓勵他們轉用電子渠道;亦會繼續鼓勵先進科技的發展,例如向研發及創新工作提供資助,並會協助推動相關的應用及商品化計劃。
推廣先進科技及鼓勵創新
將會以數碼港和科學園作為中心,匯聚世界各地的高科技公司、專業人才、資訊及通訊科技業中各範疇的人員和本地大學的研究人員,用以發揮協同效應,並建立伙伴關係。
發展香港為科技合作及貿易的樞紐
為了配合國家“十一五”規劃強調科技發展,而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來投資急劇增加,這些因素都促使香港發展為科技合作及貿易的樞紐。透過科技合作,令業務增值,並提供一流的專業及金融服務,而且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厲行執法工作,具備了促使科技業務和貿易蓬勃發展的必要條件。簽訂《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我們的優勢更明顯。透過有關安排,香港可以發揮作為中國門戶的角色,協助海外科技供應商開拓內地市場。
促進新一代公共服務
政府現正採用電子形式處理內部事務和提供公共服務,改善業務流程和革新服務,從而提供嶄新和更佳的公共服務,電子政府服務更加吸引市民轉用,工商界也會更廣泛採用電子模式進行交易,這種種轉變改善流程亦提昇公共服務的效率,改善商務及生活環境,維持香港的競爭力。
建立數碼共融的知識型社會
根據國際統計,就互聯網接駁比率和資訊及通訊科技普及化的程度而言,香港的成績不算太差,寬頻網絡已覆蓋絕大部分住宅樓宇,全港四分之三的住戶已接駁寬頻上網服務,大型企業也廣泛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經營業務。不過,弱勢社群及中小企業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情況則強差人意,香港只有38.4%每月家庭收入少於1萬元的住戶在家中設置個人電腦,而且只有大約半數的小型企業接駁了互聯網。在消除數碼隔膜方面,政府推出了多項措施,包括與非政府組織合作舉辦數碼共融活動、提供更多免費使用的電腦設施,以及贊助數碼共融基金。
最近,政府剛剛委任了新一批委員在數碼21資訊科技策略諮詢委員會,非官守委員多達19人,是較為罕有的這麼大的委員會,暫且不談委任委員的代表性,但試問每次開會都需要找出19人都可以騰空的時間〈不計算5位官守委員在內〉是這麼廢時失事。
筆者將會在未來的篇幅跟大家分析這個委員會的不足之處及代表性。
(刋登於資本一週) - 2008年10月25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